江陵網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注冊

QQ登錄

只需一步,快速開始

微信扫码登录

查看: 7033|回復: 1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[談天說地] 郝穴黃家場:曾經繁華的老街,如今剩下的只有殘垣斷壁

[復制鏈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開心
    2021-10-13 16:10
  • 簽到天數: 405 天

    [LV.9]大名鼎鼎

    1萬

    主題

    2萬

    帖子

    6萬

    社區幣

    小編

    Rank: 8Rank: 8

    積分
    232994
    跳轉到指定樓層
    樓主
    發表于 2019-9-23 10:43:50 | 只看該作者 |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    江陵攝影家協會 樊孝銀 供圖

    穿透歲月,漫步在郝穴黃家場老街,我不由的想像,從前的老街是何等的繁華。從關帝廟橋(即紅衛橋)走到途經黃家場叉口(俗稱四叉口子),東南邊(江堤下)是沈家場,西邊是黃家場,北邊是太平街。郝穴黃家場(俗叫黃格場)是一條古老的小街,依傍在長江堤畔。

    據說黃氏家族,乃是黃選謀的曾祖父和他的兄弟們,當年家大業大,在那建造幾間坐北朝南的房子,煞是氣派,故名為黃家場。除了曾經是遠近聞名的河南堤的堤街,以后擴修荊江大堤,所有商鋪和住家全部撤遷到新街(如今的建設路)。再就是要數黃家場最繁華,商賈云集,熱鬧非凡。兩旁的房子古香古色,有的是木制結構,有的是青瓦白墻,街路均由青石板鋪就而成,其原貌不亞于今天的烏鎮和西塘。

    解放前后,黃家場住有黃、鄭、吳、陳四大姓,都是大戶人家。鄭氏三兄弟緊挨黃氏住宅,吳家修在鄭家的對面,陳家在進黃家場的頭上第一戶(北邊,東側門朝著太平街)。而緊挨鄭家的西邊,有一座香火最旺的“文昌宮”,其星名,即北斗魁前六星的總稱,因為黎民百姓都知道,一個家庭想要長久興旺,靠的是善良和讀書。所以,只要家里有孩子讀書,都少不了要去那燒香叩拜。解放后,文昌宮改為學校,即郝穴小學前身。

    1954年,黃氏的住房由政府改造歸公后,成為了郝穴第一家工商銀行。那條街依然是郝穴最熱鬧的地方,商鋪林立。除了銀行、稅務所、旅社之外,也有漁行交易所等小攤小販的店鋪。但還有一家出租煤氣燈的吳老四,那時還沒有電燈,若是哪家有婚喪喜事,都要上門找他租用此燈。為什么叫煤氣燈?就是用煤油充氣點燃;燈的下面有一個圓型的燈座,上面有像草帽一樣的燈罩,掛在家的堂屋中央非常地亮。而在燈座旁有一個打(充)氣的銅桿子,上下來回不停地抽動,待把一個帶網眼狀的布罩,吹成像一燈炮一樣,煤氣燈就亮了?梢哉f,這煤氣燈的亮度,不亞于如今100瓦的電燈炮。

    江陵攝影家協會 樊孝銀 供圖

    說到吳老四,我是老郝穴人,對吳氏家族比較了解。他們吳家老輩有六姊妹,四個兒子,兩個女兒,三兒子留學后回了咸寧。他們的父親在解放前是從咸寧跑生意到郝穴時,覺得郝穴是個好地方,在內荊河坐船和運貨可以直達武漢,更不要說小鎮依傍長江;因為做什么生意,都講個水陸交通便捷。所以,他們的爺爺愛上了郝穴這塊風水寶地,也喜歡郝穴的風土人情,最后干脆定居到了郝穴。便在黃家場修建了四間坐南朝北磚木結構的房子,臨街是木雕閣樓,面積約有1000平米。并在郝穴開了第一家綢緞鋪,商號名叫“吳永發”。在緊挨吳家的西邊,修建了一座郝穴劇場,當年吳老四投資入了股,是此劇場的股東人之一,本地人土話叫它為“戲院子”。

    黃家場老街有一些保存完好的古宅,在這條樸實的老街上隱藏著一座古老的大宅院,沉寂凝重,古老厚重,飽經滄桑,匯聚了郝穴古鎮的木雕、磚雕等古老建筑的藝術。那就是吳家老宅。古人言,“宅以門戶為冠帶”。正門不大,石條門框,進門為門廳,其庭院深深,有四重石板天井,兩扇炳墻門,兩個廂房,一個后花園。樓、廂房更為精致,花格廊欄,窗欞映影。廳稍小,兩邊廂房寬大。

    也許有人不知道,什么叫炳墻門?我從大房孫兒吳中榮口中得知,他們吳家的炳墻門就像故宮的門那樣,門上鑲有許多橫豎凸起的門釘,每路9顆,共有81顆,是9的倍數,其寓意:人丁興旺。因為古代人希望家里孩子能夠多起來,特別是男孩,所以,人們把人丁的丁和門釘的釘聯系在了一起。這些門釘在建筑上是有實際意義的,門釘其實就是釘子的頂帽,同時也有裝飾的作用。盡管門釘是鐵制的,但每一顆頂帽都要用黃銅皮包裹,才能凸現炳墻門的壯觀。因此,門是一戶人家的吐納之所,“入必由之,出必由之”。門所象征的是戶主的地位和資望。

    在古時炳墻門設在住宅內,是有錢人,講究低調不露財,更顯吳家大院的厚重大氣。吳老大、老二、老四的子孫們,都是在吳家大院相繼出生長大。據二房孫女吳妹回憶:”我們后花園有個很大的花堂用古(大字)磚砌成的,中間是一大株(甲子桃花)樹,滿園的蔔萄架,各種花草……”另外,我也知道,吳家后花園還有一顆石榴樹如海碗一樣的粗大,高達屋檐,近百年樹齡,是當年建房時所種。每年枝頭掛滿石榴,是吳家時令的最佳水果。同時,常送給左鄰右舍嘗鮮;當街坊的人手捧又大又紅的石榴,都會夸獎他們吳家的石榴汁多且好吃。

    江陵攝影家協會 樊孝銀 供圖

    可是在1940年農歷五月初一那天,日本鬼子的8架飛機轟炸郝穴,小鎮陷入一片戰亂之中……是年6月,國民黨政府搞“焦土抗戰”,派出200多人的支隊,將郝穴“沈家場”、“河南堤”、“鎮江寺”等商鋪集中的繁華地段燒毀,許多年逾百年的祖傳商鋪付之一炬。于是,“吳永發綢緞鋪”只有關門歇業,直到解放后,吳家主動把住宅交給了政府。除了吳老大和老二兩家的子孫們,守著一份祖宗的蔭護,依然住在老宅且只占用了兩大間外,其余由政府出租,又住進了十一戶人家。就這樣,黃家場成了真正的生活區,吳家共住了十三戶人家,乃是郝穴住戶最多的老屋。

    雖說吳家大院,承載著歷史與文化,讓人了解水鄉的小鎮,感悟郝穴的古老。在吳家古宅中,天井寬大,磚雕門樓,題額字匾,隨處可見。既表明主人的身份志趣和愛好,也表明主人的財富和地位,這種不顯山露水,正是現在所崇尚的低調奢華?上г谖母锲啤八呐f”中,很多雕刻被無情地鏟除,不禁為那個瘋狂的年代感到惆悵,多少文物就是毀在那個時代。

    江陵攝影家協會 樊孝銀 供圖

    于2015年因擴修沿江大道,郝穴黃家場老街和房子已全部撤除,曾經繁華的老街消失了,留給郝穴人的只有了記憶。不由想到80年代中期,北京某電影制片廠,在郝穴拍一部電視連續劇《荊江濤》(此劇作者:錢家璜),后改名為《荊江情仇》,有一集是在吳家拍的。我在劇中飾群眾演員,并在這里呆了幾天,前前后后仔細駐足觀看,讓我浮想聯翩。吳家老宅里匯聚了明清時期大宅宏大的磚雕門樓,梁、柱、門、窗之上精美的木雕,蘊含了古典建筑之玄妙,依稀可見吳家濃濃的生活痕跡。身在古宅之中,想像著當年宅前的車水馬龍,上至老祖宗,下至小少爺,盡在這老宅里演繹著人間的喜怒哀樂……

    作為老郝穴的我,心中對黃家場老街,有著一種無法取締的情懷。如今來老街的人越來越少,有些歷史已被遺忘,這里留下來的都是老年人,年輕人有的在外地工作,有的搬了出去。老街終究會老去,就像你掛念家里的老人一樣,終究有一天,他們再也不會守在門口等你回來……

    在郝穴擴建乃至新江陵發展的需要,這條黃家場曾經繁華的老街,將離我們漸行漸遠。于是,在我寫這篇雜記時,再次來到黃家場徜徉,留下的唯有些許記憶仿佛如昨……佇立于前,歷史與現實變得逐漸模糊,或深或淺的步履,疊印著一條長長的歷史痕跡,腦海里放飛的思緒愈演愈烈……

    江陵攝影家協會 樊孝銀 供圖

    這一座座深宅老院,氤氳濃郁的歷史氣息,這些畫面太熟悉了,置身在這老街其中,使我不由心生幻覺,感覺自己真的站在歷史與現實交錯的時空里。眼前黃家場這條曾經繁華的老街,在夕陽的余輝下,尤顯滄桑。真可謂:不一樣的水鄉小鎮,不一樣的古老郝穴……

    擴修沿江大道之前,每次走進這滄桑的黃家場,看到老街的斷垣殘壁,令人唏噓不已,吳家老祖宗的美好愿望與眼前的破敗景象放在一起,無法不讓人感嘆世事無常。古老的房子,殘舊的門板,時光仿佛定格,塵封的故事,一旦翻開,幾許賢人舊事,雋味久長。

    2019年9月20日寫于鶴棲庭園

    作者簡介:袁丹銀、男、生于1958年、中共黨員、荊州市江陵人,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。以笨拙之筆記錄點滴的生活,以敬畏之心雕刻思想的花朵,永遠放歌在文學的路上。閑暇之余,擅長詩歌、歌詞、朗誦詩、隨筆散文等,曾在報刊、電臺、網站發表文學作品千余首(篇)。

    回復

    使用道具 舉報

    該用戶從未簽到

    0

    主題

    4

    帖子

    9

    社區幣

    新手上路

    Rank: 1

    積分
    17
    沙發
    發表于 2019-9-25 16:10:12 | 只看該作者
    印象很深,小時候趕該到郝穴,必經之路。
    回復 支持 反對

    使用道具 舉報

    發表回復

  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冊

    本版積分規則

   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
    老司机精品a∨在线观看_日韩AV无码一区_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网站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污网站